你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適圈了嗎?
如果想要離開現況或環境,你覺得這個時候,是該跳出舒適圈,還是跳進舒適圈?
最近聽到一些關於舒適圈的討論,有被激發不少新的思維與反思,所以,想把這些想法寫下來。
在這之前,可能要先小小定義,在職場上的舒適狀態。
假設在A公司上班,工作內容算是游刃有餘,累歸累,壓力和目標都還扛得住,生活和工作算是處在一個可控制的範圍內,客觀來說,這樣的狀態應該算是舒適的吧。
但是,如果在內心深處,偶爾會浮起某些念頭,像是:覺得自己狀態有些停滯,沒有持續突破,成長的幅度也有限,或是說不上有哪裡卡卡的…。這個時候,可能就會有“是否該跳出舒適圈,換個環境試試看”的想法。
其實,會有這樣的考量,也就說明了此刻的現況,已經讓自己感到不舒適,才會去思考是否還有其他選擇的機會。可能也是因為這樣,我沒有特別喜歡“跳出舒適圈”的說法。要是這個地方真的這麼舒適,幹嘛要離開呢?是吧~
我反而覺得,我們想讓自己更好,自然而然會持續往一個更舒適的方向前進。如果現況不盡人意,沒有那麼的舒適,那就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受,並做出能力所及的調整和改變,是離開或是維持現狀,也就沒有這麼絕對了。
我滿喜歡Sandy在Podcast《今天星期姍》EP26集中說的:「沒有跳出舒適圈的必要,因為你本來就應該在任何環境當下,都安排好自己並且為自己負責。重要的是我們夠不夠認識自己?夠不夠認識世界?或許我們高估了自己的能力,也可能低估了世界的難度與難處。有沒有可能在體制內成長,體制外發展?有沒有辦法為跳出舒適圈,付出所有的代價與責任?
不管是改變或維持現況,如果做這個選擇,要捨棄的遠遠超過我願意捨的,那就不要做,也根本不用考慮。如果反過來,如果什麼都願意捨,表示現在所擁有的,也不是你真正想要的。」
我也滿認同瓦基在Podcast《下一本讀什麼》EP250的讀書會中,對於舒適圈的解釋:「我們好像會常常聽別人建議我們跨出舒適圈,讓自己有點痛苦難熬,要把自己放在這個環境下才會成長。但是,我們不是為了受苦或痛苦而踏出舒適圈,應該沒有人想會為了讓自己苦而做某件事。我之所以願意去學新東西,去跌跌撞撞,是為了拓展舒適圈,去抵達下一個更舒適的環境。」
對我來說,生活中的選擇都是挑戰,舒適不舒適,也是比較而來的,人生也不可能一年365天都爽爽的過。就算這些改變會為生活帶來一些苦澀,我想,只要足夠認識自己,持續累積能力,所有的付出和努力,一定會有甘甜的收穫。
希望我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舒適圈,認真生活並持續收穫。
探索更多來自 宅系女子賈文青筆記|BJ's_Note 的內容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
發表迴響